红色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7页(第1页)

马皇后

三日之后,大朝会上,朱元璋直接宣布,迁都大都,将大都命名为北jg,应天为南jg,而凤阳为中都,为朱元璋父母兄弟的陵寝。

迁都这种事情,显然打了不少人一个措手不及,之前的时候,朱元璋已经透出了口风,说是准备定都应天了,因此,不少人已经打定了主意,趁着这个机会捞上一笔。

要知道,当初徐达攻占了大都,他手底下的人可是捞了不少,但是其他人可没遇到这种好事,北方那边连年军阀战乱,不少蒙古贵族早就偷偷溜走了,别说留下多少次财富了,不弄个满地鸡毛就不错了!

之所以大家都没想到朱元璋会迁都大都,也是因为连年战乱,北方人口数量比南方不知道下降了多少,有的地方,那真是走出去百里,都看不到什么人烟,朱元璋原本还打算等到天下太平之后,就直接强制移民呢!

朝堂上固然有人提出了异议,但是应天本来作为都城也就不到一年的时间,要说大家对这里有什么了不得的感情,那根本就是骗人,所以,就算是想要反对,都没什么理由。何况,朱元璋还将应天这边当做了南都呢!这其实也算得上是惯例了,汉唐的时候,长安和o阳就是东西二都,到了宋朝的时候,开封是东jg,洛阳就是西京了,至于辽国,金国,还有后来的大元,都城也都是好几个的,什么上都,中都的,大家都已经习惯了。

因此,到最后,大家也只能认了,以朱元璋的抠唆,估摸着到了大都那边之后,虽说可能会重建皇宫,但是还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的事情呢,想要从中弄点什么好处,可就不容易了!

迁都自然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解决的,别的不说,北元还在那里虎视眈眈,那位至正皇帝据说如今算是又开始振作起来了,还琢磨着夺回大都呢,总不能这个时候文武百官一块迁过去,直面北元的兵锋吧,所以,总要等到那边战事有了结果,起码得让北元那边死了入关的心才行。

很多时候,行政强制命令根本比不过利益诱惑,现在要是强行让人迁移到北方,那么,自然没什么好说的,一个个只会抗拒不已,不知道中间要闹出什么名堂来,而现在呢,朝廷已经明确表示,要迁都大都,那么,情况就不一样了。

不管是什么地方是京城,附近的地方被大量开发都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对于许多人来说,这里头就充满了利益。

在这样的情况下,首先就是朝中的文武官员,他们先行动了起来,以朱元璋的小气,虽说到时候肯定会根据爵位赐下宅邸,但是这个大小占地面积可得不到什么保证,尤其现在大都那边建都的图纸还没有下来,所以,赐下来的宅邸在什么地方也不能保证,说不定到时候还得自个扩建改造,所以提前囤积一批砖木石料肯定是不亏的,另外就是,土地这类的不动产。田产留在南边,虽说可以留下不少下人在南边守着,回头租子直接折成银钱送过去就行,可是总不能家里吃的粮食蔬果肉类全靠采买吧,一大家子那么多人,这花销可就大了,所以,在京城附近重新购置产业是必须的。

因此,凡是肯定自个会跟着迁过去的文武官员,一个个立马派人带着钱财,要么快马加鞭,要么乘船通过运河或者是沿海北上,趁着消息还没有完全传开,赶紧购置占据房产田产,回头等那边反应过来了,可就没这种好事了!

第二个反应过来的就是那些商人,其实比起官员来说,商人嗅觉要更加敏锐一些,只不过比起这些官员来说,他们很多时候需要观望风向,免得被人抓住了把柄。等到确定了消息之后,就有许多商人直接组织商队往北边去了。

朱元璋这边却是乐见其成,大都那边他已经去过了,当初蒙古人的财产都被没收了,这里头自然包括了大量的房产田产,朱元璋自然不会将这些捂在自个手里,这些本来就是打算一部分拿出来赏赐,一部分拿出来出售的。

与此同时,朱元璋直接派出了刘基,又带了一批人过去勘察地形,准备绘制图纸,重新建造皇宫。元廷的皇宫一点也不符合中原的审美,所以,重建是必然的事情,至于元廷的皇宫,也就只能暂时住着,之后当做别宫罢了。

至于建造皇宫的问题,舒云表示,干脆还是对外招标好了。

有的时候,劝说朱元璋其实是一件比较容易的事情,舒云直接表示,天下战乱多年,百姓需要修生养息,再专门征召徭役,难免会给百姓造成负担,而直接对外招标,找那些商人就简单多了。不算徭役,都算工钱,在招标的时候就得说清楚给那些工匠的基础待遇,如果出现伤亡,必须抚恤,伤亡超出一定的限度,就要追究责任,说白了,责任下放,就将朝廷从雇佣的一方,变成了裁判。就算出了什么事情,也跟朝廷没什么关系。

至于那些商人是否同意的问题,这就更不用说了,一方面,这事是亏不了的,包给这些商人,其实要比朝廷自个做省钱,起码这里头少了许多漂没还有那些官吏做手脚的空间,而对这些商人来说,能够承担建造皇宫,为皇宫提供材料的任务,这就是个活招牌,就算是赔钱也得继续做啊!

至于工匠不足的问题,朱元璋自然是想要搞专门的匠户,但是,这种事情,看着没问题,似乎是代代都是铁饭碗了,却杜绝了阶级流通的可能性,工匠的后代一辈子都是工匠,当兵的后代一辈子都得当兵,这其实是很坑人的,明朝中后期糜烂,很多就跟这些规矩有关系,逃户不要太多,还有人专门利用这里头的漏洞,盘剥匠户,侵吞军屯,吃空饷什么的。

朱元璋觉得可以将不法官员一个个干掉,为此制定了堪称让人不敢当官的法律,问题是有几个皇帝能有他这么强硬的,能够一直坚持执行这样的法律呢?这不是开玩笑嘛!朱元璋说百姓可以扭送官员进京告御状,实际上呢,民不与官斗,这早就是大家心照不宣的规则了,成本太高,哪个百姓能付得起这样的代价!

所以,某种意义上来说,朱元璋是个理想主义者,偏偏他还是个皇帝,是个非常强势的皇帝,这就有些糟糕了。

不过,舒云呢,一般情况下,不会从别的地方考虑,只会跟朱元璋算经济账,比如说军户的问题,世世代代从军的话,按照这个时候的生育率,不用多少年,九边就要增加不知道多少男丁,问题是,朝廷有那么多军屯的土地给他们耕种吗?没有那么多土地,凭什么养活这么多军人呢?

朱元璋被那个滚雪球一样的数字弄得目瞪口呆,他当然没有多考虑战损的问题,但是在他看来,就算有多少战损,也折不了多少,但是,真要是一代代繁衍下来,说不定真要给后代子孙留下无法解决的难题。别的不说,宋朝那会儿的厢军禁军就是前车之鉴啊!光是禁军,随随便便就号称八十万,每年都要将朝廷的财政拖死了。

热门小说推荐
文娱:继母的女儿竟是未来天后

文娱:继母的女儿竟是未来天后

我,林鱼,开局获取平行世界记忆正当我想大展拳脚,筹备资金,踏足影视圈,成就一代影帝名导的时候,继母上门了,还带来了一个拖油瓶。我,苏清童,开局觉醒‘天后养成系统’本小姐上岸第一剑,先斩意中人,三年筹谋,五年规划,势要成为一代天后,一切就从今年夏天,报考中戏开始。结果今年夏天,原主的母亲,竟然要改嫁了,对方是艺剧世家,文工团认识的林叔叔。而且,他还有一个跟我一般年纪大小的儿子。真是麻烦。我是林鱼,听说继母带来的这个拖油瓶,还是个女学霸,小有名气的女艺人,但愿她不要影响我的名导之路。我是苏清童,听说林叔叔家的这个儿子,品学兼优,但沉默寡言,希望他不要影响本小姐的天后之路。于是,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继母带着拖油瓶来了,小区门口,两人正式见面。但林鱼和苏清童现,对方,是本书又名你们管这货叫冰清玉洁,一代天后?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文娱继母的女儿竟是未来天后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女配重生:发誓做个好媳妇好闺女

女配重生:发誓做个好媳妇好闺女

简介关于女配重生誓做个好媳妇好闺女(重生年代创业无空间无金手指没有一夜暴富,就是日常生活,慢慢积累财富)苏禾直到死去,才知道自己生活在一本名叫的一本小说内!不要多想,她苏禾不是真千金,而是人人喊打的假千金,书里,她不知死活的和真千金女主抢男主,后面不用多说,肯定是一败涂地!一直疼爱她的养父母,兄长,保姆王姨,在她一次次的陷害真千金下,逐渐从失望到放弃,就这她还继续作,最后她不爱的男配丈夫也被她伤透了心,彻底的放弃了她。一朝重生,苏禾决定远离真千金,远离男主,抱走她的男配,成为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富起来的人!温柏委屈巴巴,媳妇,晚上没有我陪着,你真的睡得着吗?苏禾翻了个大大的白眼,有你陪着,我一晚上还能睡吗?温柏,媳妇,今晚我誓,不折腾你一夜苏禾,滚!...

我真的只是想养老

我真的只是想养老

日更,每早九点本文文案当傅子斬现自己落地点是猪圈的时候,才知道事情大了。他好不容易在快穿世界结束了最后一个任务,千不该万不该将选养老地点的任务交给那不靠谱的系统。傅子斬这就是你说的吃了就睡...

四合院:卖掉工作考中专

四合院:卖掉工作考中专

简介关于四合院卖掉工作考中专穿越到1962的四合院,开局就卖掉了铁饭碗,努力读书,考中专,当技术员。等大势起,下海开厂,振兴国家工业。(偏日常,偏日常,偏日常,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会有虐禽的情节,不多。)...

闪婚最强军官,海岛易孕一胎五宝

闪婚最强军官,海岛易孕一胎五宝

简介关于闪婚最强军官,海岛易孕一胎五宝顾盼穿越到七七年,成了全家人宠爱的对象,家人催婚,她去相亲时,遇到了同样来相亲的叶辰。只不过,她是故意相错亲,而叶辰是对她蓄谋已久。闪婚随军,她住进了大院,从此开启了不一样的人生。金手指让顾盼能听懂动物说话,开始做生意,帮着抓坏人,还找到了一船价值连城的宝藏,为国家找回了上亿元的损失带着岛上的村民们开始卖海鲜,家致富,成了先进模范...

蚀骨帝王爱

蚀骨帝王爱

简介关于蚀骨帝王爱女主绝世美人男主嗜血霸道强娶豪夺追妻火葬场不穿越不重生,稍微带了一点点脑洞,只是一点点哦!后面男主有点渣,介意慎入哦!自古红颜多祸水,苏离却被奉为渊国的神女。一生被无数人垂青,三国皇帝爱恋,但是她却逃脱不了夜亦寒的偏执禁锢。虽然她也曾纵身一跃,跳下护城河,再也不想守护渊国。但是怎奈那男人太强势太霸道因为朕爱你,所以你必须乖乖留在朕的身边。如果你连朕都不爱,他们又怎么配得上让你爱?美人倾城,第二次被更加残酷的毁容挖掉额头的花钿,血虐后,她终于人间清醒...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